开展大规模的人口整顿,以期彻底消除人口户籍信息失真的局面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即将正式启动,为配合这次人口普查,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联合公安机关开展大规模的人口整顿,以期彻底消除人口户籍信息失真的局面。那么临近普查,此次户口整顿中我区会有哪些亮点,户口管理等内容方面会有哪些变化,本报记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一一解读。
●不符合计生政策的人口要登记,不得将登记情况作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依据 ●公民性别因故发生变异的,凭本人或监护人的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明予以登记
此次户籍整顿,最大的亮点是对不符合计生政策的出生人口以及变性人明确规定要予以登记。据介绍,户籍整顿的重点是清理和掌握各地以居(村)民委员会为单位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人户分离人员以及在中国内地居留的境外人员、无户口人员的数额情况和数据资料。
对出生、死亡、迁出、迁入等未及时办理手续的,要依照规定办理;对无户口人员,经过甄别后依照规定办理户口登记手续或恢复户口登记;对其中未申报户口的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准予登记,不得将登记情况作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依据;对暂住人口和在中国内地居留的境外人员,要掌握其居住地点和基本情况,配合人口普查办公室进行普查登记;对户口登记项目内容与居民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存在差错的,按有关规定及时更正,力争做到常住人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公民身份证号码顺序码登记表、计算机存储的人口信息和居民本人实际情况相一致。
此次户籍整顿中,变性人也能登记。性别变更、更正登记需要以下申报资料:公民性别登记错误的,凭本人或监护人书面申请和本人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公民性别因故发生变异的,凭本人或监护人的书面申请和国家指定医院为其成功实施变性手术的证明,以及本人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开展大规模的人口整顿,以期彻底消除人口户籍信息失真的局面此外,在整顿中,以下4种方式将注销死亡人员户口:死于医疗卫生单位的,凭《死亡医学证明》;公民正常无法取得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的,凭居委会(村委会)或卫生防疫部门出具的证明;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的,凭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凭人民法院出具的死亡宣告判决书。
入户登记,您准备好了吗?
记者提问:出生婴儿如何登记?
部门答复:未满6周岁的未登记常住户口的儿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双方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到父亲或母亲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落户。没有出生医学证明,还须提供接生证明、居委会、村委会证明、社区或责任区民警调查意见。6周岁以上的人员申报登记常住户口,按“户口补登、补录”规定办理。
非婚生婴儿随母亲落户,凭婴儿的出生医学证明或出院证、生母书面申请报告和户口簿、社区民警调查情况报告,由派出所户籍警审核,报当地户政管理部门审批;非婚生婴儿随父亲落户,凭婴儿的出生医学证明、父亲申请报告和户口簿、法院判决或DNA鉴定或公证书,由派出所户籍警审核,再报当地户政管理部门审批。
记者提问:无户口人员怎么补登?
部门答复:对无户口人员,经调查后要给予落户或恢复户口。对其中未申报户口的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应准予登记。
开展大规模的人口整顿,以期彻底消除人口户籍信息失真的局面从未登记常住人口的人员申报户口登记:本人或监护人书面申请、出生证明材料、居委会(村委会)证明,社区或责任区民警与补录人员见面谈话的问话笔录(年满16周岁的公民须提交近期标准证件照片2张)。
原已登记户口现在查找不到户籍信息的:本人或监护人的书面申请和原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原始依据(年满16周岁的公民须提交近期标准证件照片2张)。
人民法院宣告撤销失踪(死亡)人员申报户口登记:人民法院撤销失踪(死亡)的证明、本人或亲属书面申请(年满16周岁的公民须提交近期标准证件照片2张)。
收养尚未登记常住户口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出具的合法收养证明、收养人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材料。对私自收养的,按民政部发【2008】132号《关于解决国内公民私自收养子女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
记者提问:出生日期怎么改?
部门答复:户口登记的出生日期与出生医学证明记载的出生日期不符的:本人或监护人申请、原始的出生医学证明、原开具出生医学证明单位出示的证明。户口登记的出生日期与迁移证等合法落户凭证记载的出生日期不符的:凭迁移证落户的,由户口登记机关负责查验迁移证记载的情况;凭其他合法有效证件落户的,由申请人提供原始凭证。
公民所持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常住人口登记表等系统记载的出生日期不一致的:本人或监护人申请,记载了正确年龄信息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材料。
属公安内部工作出错(除出生年月、姓名等项需报市、县(分)局审批外),有依据可查、复印出错依据(底册、户口簿),应给予更正。
但开展大规模的人口整顿,以期彻底消除人口户籍信息失真的局面公安机关介绍,凡是为提前退休、推后退休、升学、参军、提干、招工、各种考试等原因申请变更出生年月日的不予批准。
记者提问:姓名及民族如何变更?
部门答复:一般而言,18周岁以下公民要求更改姓名的,提供父母申请报告和父母结婚证、户口簿等材料。
18周岁以上公民要求更改姓名,凭本人申请报告、一贯学历证明或单位查阅一贯人事档案证明(学生由学校出具证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逐级上报进行审批,原则上需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进行审批。更改姓氏,凭本人申请报告、父母结婚证或离婚证、户口簿,父母同意姓名公证书等材料。
民族变更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有:本人或监护人书面申请、县、市级民族事务管理部门签章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公民变更民族成份审批表和本人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材料。
警方有关人士指出,我区户籍整顿中的难点是,吊庄地区有5000多名没有入户的人员,城市的难点在于人户分离,即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不统一。
开展大规模的人口整顿,以期彻底消除人口户籍信息失真的局面另外,我区明确了包括夫妻投靠、子女投靠等18种户口迁移方面的政策。有关人士介绍,户口迁移具体条件各地均有不同政策,但逐渐放宽是基本的走向。(